广州海岸带最新规划来了!附规划图→

新闻中心 2025-09-15 01:57:24 9656

海岸带地区作为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,广州规划资源环境条件优越、海岸划附区位优势明显。新规不一而足网8月11日,图→《广州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示。广州规划《规划》提出,海岸划附打造“一带三区、新规串珠成链”的图→海岸带空间格局,将广州沿海地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最有活力、广州规划最有魅力、海岸划附特色突出的新规海岸带地区之一。

打造“一带三区、图→不一而足网串珠成链”海岸带空间格局

广州海域北起黄埔港区西港界,广州规划向西至洪奇沥与中山市交界,海岸划附向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海域,新规与中山、东莞和深圳市辖海域相邻。广州现有海岛14个,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。其中有居民海岛5个,面积约95平方公里;无居民海岛9个,面积约2平方公里。此次《规划》总面积798平方公里,其中海域面积385平方公里(含无居民海岛),陆域(含有居民海岛)413平方公里。

近年来,广州的海洋地位日益突出,连续3年在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中位居全国第一梯队;在2024年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中位居世界第25、全国第6;此外,广州连续5年在新华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报告中位居全球第13。
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海岸带地区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,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彰显,海岸生态景观品质显著提升,形成珠江口“黄金内湾”标志性区域。

到2035年,形成科学合理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格局,建成创新要素集聚、海洋产业发达、生态环境优美、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活力海岸带,将广州沿海地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最有活力、最有魅力、特色突出的海岸带地区之一,助力广州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和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。

在空间结构上,《规划》提出,打造“一带三区、串珠成链”的海岸带空间格局。其中,“一带”即沿珠江前后航道-狮子洋-伶仃洋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;“三区”即北部古港活力都市风貌区、中部海岛生态人文风貌区、南部滨海智创新城风貌区;“串珠成链”即串联海岛、滨海特色产业集聚区等,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空间。

打造六大产业组团,布局五大产业园区

目前,广州海岸带地区已形成海洋交通运输业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、滨海旅游业三大特色产业集群。根据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统计核算结果,广州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4979亿元,占全省25%。

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海洋空间类专项规划,此次《规划》是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在海岸带及海洋空间的细化和补充,是一定时期内广州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开发保护的重要依据。

《规划》在产业布局方面提出,优化提升港口航运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、滨海旅游等主导产业,加速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等新兴产业,积极发展海洋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潜力产业。强化海域-岸线-港城-腹地经济联系,推动海岸带地区高质量发展。

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核心。依托南沙科学城发展海洋科学,重点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在穗相关研究平台,吸引国际科技创新资源集聚,建设成为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。

打造六大产业组团。海岸带北部先进制造与服务组团、狮子洋增长极滨海旅游与服务组团、庆盛科技与先进制造组团、南沙城区高端服务组团、龙穴岛万顷沙港口航运与临港物流制造组团、南沙现代渔业绿色生态组团。

布局五大产业园区。龙穴岛国际海洋岛、南沙湾-慧谷-明珠科学园、莲花山中心渔港核心区、小虎岛-广州沙仔岛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园、开发区西区。

同时围绕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以服务海岸带开发、产业转型发展为需求,基于海岸带产业经济发展三大模式,规划若干产业集群。

《规划》还将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8个无居民海岛划为发展类海岛,科学确定海岛保护与利用方向。其中,游憩用岛为上横挡岛、下横挡岛、凫洲;农林牧渔用岛为屎船沙;特殊用岛为沙堆岛、舢舨洲;其他海岛为大蠔沙、金锁排。

文|记者 董鹏程

本文地址:http://gansu.haskj.com/news/198d8299719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特写:沈阳,等待英雄归来

【文化中国行】杨柳青年画点染丹青 寄托美好愿景

“新时代智慧校园发展研讨会”在哈尔滨召开

国际观察丨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——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

联大通过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“两国方案”的纽约宣言

友情链接